在线咨询
QQ咨询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13903113595 (同微信)
TOP
首页>医学期刊>中华眼底病杂志 (官网投稿)
中华眼底病杂志 (官网投稿) 核心类
RCCSE(B+)(2020第六版), CSCD扩展(2023-2024), 科技核心(2023自然科学), 高质量科技期刊(T3), 中文核心(2023年版), 目次收录(维普), 目次收录(万方), 目次收录(知网),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匿名审稿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编辑部: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水塔楼3016室

邮编:610041

电话:028-85422535

传真:028-85577707

微信公号:中华眼底病杂志(co-retina)

刊内邮箱(202308期):coretina@coretina.com

网址:http://www.coretina.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43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1015

邮发代码:62-73

定价:30元/期

复合影响因子:0.794

综合影响因子:0.657

领域
医学
大类
医卫科学
小类
五官科学
周期
月刊
状态
正常
中华眼底病杂志 (官网投稿)
中华眼底病杂志 (官网投稿)
核心类

领域:医学
大类:医卫科学-五官科学
周期: 月刊
状态:正常
  •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43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1015

    邮发代码:62-73

    定价:30元/期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水塔楼3016室

    邮编:610041

    电话:028-85422535

    传真:028-85577707

    微信公号:中华眼底病杂志(co-retina)

    刊内邮箱(202308期):coretina@coretina.com

    网址:http://www.coretina.com

  •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编辑部: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复合影响因子:0.794

    综合影响因子:0.657

期刊简介Journal Introduction
《中华眼底病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疾病以及神经眼科、与全身病相关的眼底疾病等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成果均为该刊的报道范围。主要栏目:述评、指南与共识、论著、遗传性眼底疾病、病例报告、综述等。
征稿信息Call for Papers Information

温馨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coretina.com(202308期)

3、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5日出版。

       2023920日星期三

                           

 

《中华眼底病杂志》稿约

202207期信息】

 

1 刊物性质

《中华眼底病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眼科医学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以传播眼底病科学研究的最新信息、交流眼底病临床工作的真知灼见为己任,以读者为中心,推动眼底病事业发展,促进眼底病学术交流。办刊方针是临床与基础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兼顾普及与提高。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读者对象为医学院校、科研单位的高中级眼科医师、研究人员以及关注眼底病学科专业的各级各类医务工作者。

2 征稿范围

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疾病以及神经眼科、与全身病相关的眼底疾病等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成果均为《中华眼底病杂志》的报道范围。力求全面反映眼底病临床科研热点、难点以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客观记录反映眼底病学术发展历程。尤其欢迎符合《中华眼底病杂志》年度报道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种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

3 投稿方式

投稿通过《中华眼底病杂志》网站www.coretina.com实行网上投稿,通过稿件处理系统实现远程在线稿件评审。登录《中华眼底病杂志》网站首页,在右侧点击作者投稿,注册和(或)登录后完成投稿流程。文稿均采用Word形式提交;请勿采用PDF形式。谢绝电子邮件以及纸质文档方式投稿。

投稿时以下一些材料需要酌情提交:(1)论文推荐信。论文推荐信统一使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稿介绍信》,此介绍信可在投稿系统下载,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并加盖公章,在系统上传电子版即可。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2)属于各种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应提供基金资助批复证明的复印件或扫描件。(3)稿件中涉及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者,必要时应提供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的标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知情同意书、基金资助证明复印件在完成网上投稿后另寄至编辑部。

4)论文授权书。论文授权书统一使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授权书》,当论文通过审核确定刊用后,编辑部会在退修阶段将修改意见连同授权书模板一并发送,需全文所有作者在正页、续页亲笔签名后将原件快递寄回编辑部。

4 稿件要求

4.1 总体要求

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资料应真实可靠,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炼,表达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6 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例(理)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

4.2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

稿件中应注意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伦理审核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当论文主体以动物为研究对象时,需说明是否遵循了单位和国家有关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如获得审查批准,应提交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批文件和批准文号。

4.3 利益冲突

投稿时作者需提交利益冲突公开声明,具体说明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利益关系。作者对所提供的利益冲突公开声明的真实性负责,通信作者负责利益冲突公开声明表的签署。若所有作者认为不存在实际的或潜在的利益冲突,应在文末声明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4.4 作者贡献声明

原创性论著必须提供作者贡献声明,声明中写明每位作者对研究的计划、实施和报告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如:直接参与(酝酿和设计实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文章撰写(起草文章、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工作支持(统计分析、获取研究经费、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指导、支持性贡献),其他。

4.5 基金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下一行著录基金项目标准全称并括号注明基金项目批准文号。基金项目标准全称应分别用中英文双语著录,实词首字母均大写。若为多项基金资助,不同基金项目之间用分号隔开;最末一项基金项目批准文号括号之后不用标点。示例如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1125);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GSF18129

Fund progra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701125);Shandong Key R&D Program2017GSF18129

4.6 地图

凡涉及地图的稿件,遵照我国《地图管理条例》执行。我国实行地图审核制度。向社会公开的地图,应当报送有审核权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但是,景区图、街区图、地铁线路图等内容简单的地图除外。

5 稿件撰写基本要求

5.1 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5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题名,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5.2 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的书面证明。作者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及邮政编码列于作者姓名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撰写论文或对其学术内容的重要方面进行关键修改者;(3)对最终要发表的论文版本进行全面的审阅和把关者;(4)同意对论文的所有方面负责,保证对涉及研究工作的任何部分的准确性和科研诚信的问题进行恰当的调查,并及时解决者。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

5.3 摘要

论著、综述类文稿均需有中英文摘要。论著文稿摘要应该体现的要素包括:(1)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2)主要用了哪些方法进行研究。(3)获得了哪些主要成果。(4)通过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摘要应写成冠有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其中,目的:直接明确交待本研究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阐述的问题。方法:简述研究基本设计。体现研究对象数量及特征、研究主要手段、纳入和排除标准、分组及随访时间、干预方法及时间、观察指标、统计学处理方法等。临床研究还应说明是前瞻性研究抑或是回顾性研究。方法学研究应说明新的或改进的方法、设备、材料以及被研究对象。结果:展示研究的主要发现。要有关键性或主要数据并说明其可信度、准确性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准确明了得出符合本研究内在逻辑的结论。结论应建立在研究结果的直接证据基础上,应是结果的必然。避免文献资料等间接证据基础上的推测和过于笼统。另外,结论应与目的吻合;注意通过目的、结论与文题的相互照应 体现文稿的学术意义。综述文稿摘要不需要采用结构式摘要方式撰写。应采用指示性摘要方式概括文稿主要内容和重要学术观点。所有摘要均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解释。中、英文摘要在400个字左右。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需要可以略详。

5.4 关键词

每篇文章一般标注38个关键词。请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Me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 nih.gov/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5.5 临床试验注册号

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基金项目下方。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

5.6 医学名词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缩略语。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

5.7 文字用法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01223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20136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

5.8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符号: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¹x § s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 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1Q3)或MI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描述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描述为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统计量和P的具体值(如:t=3.45χ2 =4.68F=6.79等);P值为0.000时应写为P0.001而不写P=0.000。当涉及总体参数估计(如总体均数、总体率、RR值、OR值、HR值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统计量、P值)的同时,给出95%置信区间。

5.9 图表

原稿中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1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组织(病理)学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5.10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1·min 1的形式。应尽可能使用单位符号,也可以与非物理单位(如:人、次、台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次/min。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75.4 ng/L±18.2 ng/L”可以表示为75.4±18.2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 Hg)或厘米水柱(cm H2O)为计量单位,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 Hg cm H2OkPa的换算系数(1 mm Hg=0.133 kPa1 cm H2O=0.098 kPa)。

5.11 数字

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三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71329.47656”应写成“71 329.476 56”。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50.2±0.6%不能写成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

5.12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T 7714-2015附录B《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标识代码》。中文期刊用全称;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出版的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Index Medicus未收录者,依次选用文献自身对刊名的缩写、期刊全称。文献DOI号著录在该条文献最后。示例如下:

期刊:

[1]马楠,陈有信,巩迪,等.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吲哚青绿血管造影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图像特征对比观察[J].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5,31(5): 421-424. DOI: 10.3760/cma. j.issn.1005-1015.2015.05.003.

Ma N, Chen YX, Gong D, et al.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of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J]. Chin J Ocul Fundus Dis, 2015, 31(5):421-424.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5.05.003.

[2] Morris PB, Ference BA, Jahangir E, et al.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exposure to cigarette smok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s: clinical perspectives from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ection leadership council and early career councils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 J Am Coll Cardiol, 2015, 66(12):1378-1391. DOI: 10.1016/j.jacc.2015.07.037.

[3]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指南与临床路径制订委员会.中国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治疗路径[J].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3, 29(4): 343-355.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3.04.002.

The Clinical Guideline and Clinical Pathway Development Committee of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Ocular Fundus Diseases Society, Chinese Ophthalmological Societ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Clinical pathway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in China[J]. Chin J Ocul Fundus Dis, 2013, 29(4): 343-355.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3.04.002.

专著:

[1]彭晓燕. 眼底病诊断与思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3-215.

Peng XY. Ocular fundus diseases evaluation and diagnosis[M].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9:203-215.

[2] Livin LA, Nilsson SFE, Hoeve JV, et al. Adler's physiology of the eye[M]. 11th ed. London: Elsevier Sauders, 2011:120-123.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1]张承芬,陈有信.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M]//张承芬. 眼底病学. 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429-432.

Zhang CF, Chen YX. 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M]//Zhang CF. Diseases of Ocular fundus. 2nd ed. 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0:429-432.

[2]Gallemore RP, McCuen BW. Silicone oil in vitreoretinal surgery[M]//Ryan SJ. Retina. 4th ed. Philadelphia: Mosby, 2006:2211-2234.

电子出版物:

[1]周茂平, 滕鑫, 张云, . 2型糖尿病患者肝肾回声比值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J/CD.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5,12(6):467-470.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5.06.010.

Zhou MP, Teng X, Zhang Y,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nographic hepatorenal ratio and serummarker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J/CD]. Chin Med Ultrasound (Electronic Version):2015, 12(6):467-470. DOI:10.3877/cma.j.issn.1672-

6448.2015.06.010.

[2]Patel AK, Newcomb CW, Liesegang TL, et al. Risk of 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cases of uveitis[DB/OL]. Bethesda(MD):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US). 2015(2015-12-11) [2015-12-23].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686964.

[3]Lee S, Ye A, Kim J, et al. DNA-binding motif of the imprin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PEG3[J/OL]. PLoS One, 2015,10(12):0145531[2015-12-11].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 1371/ journal.pone.0145531. DOI: 10.1371/journal.pone.

译文:

[1]Richards T, Coulter A, Wicks P, et al. 医疗照护应以患者为中心:时不我待[J]. 吴东,译.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15,18(10):541-543.

5.13 志谢

志谢是对曾经给予论文的选题、构思或撰写以指导或建议,对考察或实验过程中做出某种贡献的人员,或给予过技术、信息、物质或经费帮助的单位、团体或个人致以谢意。排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表之前。对例行的劳务一般不必专门志谢。

6 不同类型文章的撰写要求

6.1 述评类

述评类文稿是该专业领域内导向性较强的文章,一般由编辑部约请该领域内知名专家撰写。应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归纳和评价,其观点应反映学术界主流趋势。撰写时可对某一领域内一个具体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介绍作者的经验,表明作者的观点,并有相应的证据支持。

6.2 指南与专家共识类

指南与专家共识类文稿是进行循证决策和实践的重要工具。其制订应基于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的证据,并对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进行分级。在制订前应进行前瞻性注册(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http://www.guidelines-registry.org),制订完成后按照规范化格式进行撰写和报告(RIGHT清单)。此外,制订全过程应对参与者的利益冲突进行详细声明和管理。

6.3 原创性论著

原创性论著可按前言、资料(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的结构进行撰写。

6.3.1 前言

前言应体现的要素包括:(1)本研究工作的相关背景和理论依据。(2)有关本研究的起源、历史及发展现状,包括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3)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撰写时应注意:(1)不宜太长或太短,一般不要超过300字。(2)交待背景材料时,勿作详细的历史回顾与综述;不要对主题作广泛评论;除主要参考文献外,不宜过多引用参考文献。(3)不要涉及本研究将要报道的资料和结论。(4国内外尚未见报道首次报道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外空白等对自己研究工作评价的提法,除非有确实资料依据,否则一般不宜采用。

6.3.2 对象和方法

实验研究文稿应体现的要素包括:(1)受试对象与分组。(2)使用设备与仪器。(3)研究方法与条件。(4)检测项目与指标。(5)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临床研究文稿中应体现的要素包括:(1)一般资料,包括患者情况、症状与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和选择标准。(2)治疗干预方法,包括分组原则、各组情况、治疗干预措施(使用设备、治疗方案和疗程)。(3)检测项目与观察指标。(4)疗效评定标准。(5)统计学分析方法。

撰写时应注意:(1)尽可能具体描述实验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基本情况,所有病例、动物、植物、药品、试剂和仪器,应说明来源、批号和规格。(2)列出建立实验方法的文献,突出介绍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及其改进理由,如为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备他人重复。(3)写明为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以及所用的统计方法并列出有关文献。(4)详细阐明随机化或随机化方法(包括随机化抽样和随机化分组)的有关细节。

6.3.3 结果

结果应体现的要素包括:(1)实验或临床观察所得的各种数据。(2)反映数据变化以及大体或微观形态特征的图表。

3)统计学处理结果。

撰写时应注意:(1)实事求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与研究目的密切相关、对读者有价值的主要结果,不面面俱到。(2)不重复对象和方法中已交待、属于基线资料的内容。(3)不对结果数据或事实进行评论,不作结论。(4)图表应简洁美观,层次清楚,一目了然。文字叙述已经清楚者不再用图。体现数量对比关系的信息宜用统计图表而不宜只是罗列原始数据。

6.3.4 讨论

讨论应体现的要素包括:(1)观察对象纳入是否合理,干预是否恰当;所使用材料和方法的优缺点,尤其要指明未控制之处和研究尚存在的缺点。(2)所得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包括对结果(阳性或阴性)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结合本研究原理和概念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和必然性,指出本研究结果与当前有关研究的异同点,突出说明新发现、新发明,指出结果的可能误差和研究中有无例外或尚难解释的问题。(3)从结果引出推论、结论或假说,并说明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4)尚未定论之处和今后急需研究的问题与建议。(5)实事求是地对本研究的局限性、意外发现及相关矛盾的数据和现象加以分析和解释。对相反的学说、理论与观点也应适当加以介绍。

撰写时应注意:(1)应围绕研究结果展开,根据相关文献,对文中展示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2)重点突出,围绕主题深入地阐明作者的学术观点进而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而不宜罗列文献写成小综述。(3)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研究,切忌贬低他人、抬高自己,正确评价他人的贡献和自己的成绩;通过说明本研究与其他类似研究的异同,突出本研究创新之处,实事求是地分析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4)不应单纯或过多地重复结果的具体数据或事实内容。(5)不要随意提出本研究资料和结果不能充分支持的观点和结论。

6.4 综述、Meta分析、系统综述

综述是对某一领域内某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可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和观点,进行客观归纳和陈述。应选择目前研究进展较快的主题,不宜选择发展平缓的主题。应尽量选择5年以内的文献进行综述。行文采用第三人称,应避免直接阐述作者的观点。

Meta分析需严格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分析,有严格的选择与剔除标准,主题选择得当,方法科学严谨。检索数据库遴选全面、具有代表性,文献来源期刊也要进行适当遴选。

系统综述是针对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采用国际通用PICO格式方法明确研究问题,即患者patient,干预措施intervention,对照措施comparison和结局指标outcome),全面检索当前可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的一种合成研究(根据情况可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合并,也可仅作描述)的方法。可参照PRISMA报告规范进行撰写。

6.5 描述性文章(病例报告等)

病例报告应选择诊治过程有特殊之处,能够为临床诊治同类病例提供启示的病例;避免进行罕见病例的简单累积。病例资料应详尽,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方式、病理学检查、预后等。尤其是对诊断、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检查结果,需重点描述。有创新的治疗手段也应详述。讨论部分应结合病例的诊治特点进行简要点评,避免进行文献综述。

6.6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CMCR

CMCR是由中国科协资助、《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临床案例成果的发布平台,旨在鼓励临床医务工作者将其实践诊疗经验总结为规范化的病例报告,通过案例分享提升同行业的诊疗服务水平,并藉此扩展对医生的多元评价体系,加快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征稿范围包括罕少见病、疑难病,或有临床借鉴意义的常见病的病例报告,以及医技科室相关的案例分析和新技术的应用经验。投稿方式同上,来稿一经刊登,平台将以开放获取方式(CC-BY-NC-ND协议)公开展示。所有信息资源在网络公共领域里可被免费获取。已在CMCR在线发布的内容,平台允许作者在其他媒体再次发表。

6.7 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应针对杂志已刊发内容和杂志工作,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

6.8 会议纪要、消息类

会议纪要和消息类文章应按照新闻稿的要求撰写,需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7 稿件处理

7.1 稿件审稿

《中华眼底病杂志》实行以小同行专这有评议为基础的双盲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稿件评审。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经同行评议审核不能接纳的稿件也将通过《中华眼底病杂志》网站的稿件远程处理系统通知作者并告诉其退稿理由。但一般不再寄还论文推荐信及授权书、基金复印证明等纸质文本,请作者投稿时自留底稿。对稿件处理结果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负责再次提交同行评议或根据编辑部稿源统筹情况作出进一步决定后回复作者。

7.2 稿件处理时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情况通知者,则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否则将视为一稿两投,作退稿处理,同时作者将被列入学术不端管理名单。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的文稿,不属于一稿两投,但作者在投稿时必须注明。

7.3 稿件退修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以及科学技术期刊学术质量管理的相关要求,《中华眼底病杂志》对通过同行评议审稿程序的拟接纳稿件,将由编辑部整理撰写送修意见后通过《中华眼底病杂志》网站的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提交作者修改,除了一般的文字修改删节之外,凡有涉及主要学术观点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送修重点包括学术质量和表达规范两个方面。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按要求返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7.4 稿件撤稿

为了纠正论文中的谬误,对以下原因的已发表论文可作出撤稿处理: (1)已经证实论文存在较严重的不可信、学术不端(包括捏造数据和篡改数据)或者非主观的错误,以至于该论文所报道的发现和结果不可信。(2)论文存在剽窃问题。(3)论文所报道的研究违反医学伦理规范。(4)重复发表。(5)在稿件发表流程中存在严重缺陷。(6)其他。

撤稿声明可来自作者、作者所在机构、编辑部,其内容包括:(1)题名:包括撤稿:被撤稿件题名、发表期刊、年、卷、期、起止页码。(2)明确撤稿声明的撰写主体:原论文作者、作者所在机构、编辑等。(3)正文:应包括撤稿论文信息即题名、作者和发表期刊及年、卷、期、起止页码)和撤稿原因,并将被撤稿件作为参考文献列在撤稿声明最后。(4)如果撤稿是因为论文的部分作者行为不当,撤稿声明中可以有所提及。(5)稿件刊发前未被提前告知并征得同意而被列为作者,如果作者提出异议,且被证实的确未授权成为作者之一,撤稿声明中可有所体现。(6)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存在诽谤或侮辱意味的词汇。

8 稿件处理的其他相关事项

8.1 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出版

对符合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出版要求的论文采用特定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个月内就论文审稿结果给予答复,对符合要求的论文在收稿后4个月内予以发表。

“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出版论文要求必须具备创新性、重要性和科学性,该论文的早日公布将对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投稿要求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投稿前应与编辑部联系说明研究的基本情况,在得到确认后,将论文发送到《中华眼底病杂志》网站或指定的电子邮箱。(2)稿件应符合《中华眼底病杂志》稿约的要求并附论文介绍信。(3)应提供说明论文需要通过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出版发表理由的书面材料,同时提供省级及以上图书馆或医学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4)同时有2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至少有1位为非本单位专家)书面推荐意见。(5)可推荐35名审稿专家(需注明其详细联系方法,包括Email)供编辑部参考。(6)应提供作者的通讯地址、手机、Email等联系方式。(7)需交纳稿件处理费500/篇。达到优先出版要求的论文,作者需承担相应的优先发表费用。

8.2 论文二次发表

某些由政府机构和专业组织制定的指南和共识,或其他对临床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凡符合以下条件并提供相应材料,允许或接受论文用同一种语言或另一种语言的二次发表。

二次发表的论文应注意以下问题:(1)责任机构或作者须征得相关期刊的同意,首次发表论文的期刊和准备二次发表的期刊均无异议。二次发表的期刊需取得首次发表该论文期刊的同意书,首次发表的期刊向二次发表期刊提供论文首次发表的版本。(2)尊重首次发表期刊的权益,二次发表至少在首次发表的8 周之后,或相关期刊协商决定发表间隔。(3) 二次发表的论文宜面向不同的读者,建议节选或摘要刊登。(4)二次发表的论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忠实地反映首次发表的版本中的数据和解释,作者数量不能增减,顺序也不能改动。(5)在二次发表的文题页脚注中,要让读者、同行和文献检索机构知道该论文已全文或部分发表过,并标引首次发表的文献。如:本文首次发表在《中华内科杂志》,2015541):18-21”,英文为“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 study first reported in the Chin J Intern Med2015541):18-21”。(6)必要时,不同期刊的编辑可共同决定同时或联合发表某篇论文(含指南共识类文章),编辑应在文中告知读者该论文是同时发表。(7)不同期刊的编辑可共同决定同时发表某个学术会议的新闻报道等消息,但如果附加图表等较多专业内容,宜在一种期刊首先发表,再次发表需遵循二次发表的相关规定。(8)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的文章授权其他杂志二次发表后,可用于学术交流目的,不得用于商业用途。(9)图书拟收录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的指南共识等学术论文,除征得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同意外,需在首次发表的6 个月之后收录。(10)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不提倡对翻译文章二次发表,如果文章首次发表在被Medline收录的杂志中,将不再标引翻译文章。如果同一期刊以多种语言同时发表某篇论文,Medline在收录时标注该论文多种语言发表。

8.3 一稿两投的处理

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1)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2)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32年内拒绝发表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的文稿,不属于一稿两投,但作者在投稿时必须注明。

9 论文授权及相关费用

全体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授权书》后,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APP终端、微信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本刊不收取稿件处理费。确认稿件刊载后将通知作者按要求数额支付出版费。出版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支付以上费用确有困难者可以申请减免相关费用。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3册。

10 联系地址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地址:四川省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水塔楼3016号,邮政编码:610041,电话:0086-028-85422535Emailcoretina@coretina.com

相关期刊Related journals
期刊名称 大类 小类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精准临床医学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急危重症医学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中华疼痛学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实用休克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润色示例Polishing Example
北大核心 基础研究 北大核心 基础研究
北大核心 医学教学 北大核心 医学教学
北核 CSCD 述评,论著,研究,基础,临床,护理,教学 北核 CSCD 述评,论著,研究,基础,临床,护理,教学
常见问题common problem
常见问题 2024-03-15
常见问题 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