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QQ咨询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13903113595 (同微信)
TOP
首页>医学期刊>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官网投稿)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官网投稿) 核心类
RCCSE(B+)(2020第六版), 科技核心(2023自然科学),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

编辑部: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编委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

邮编:100010

电话:010-64012981转8110

传真:010-85111151

刊内邮箱(202305期):zgsm@263.net

刊内邮箱(202303期):zgshenmian@163.com

网址:https://zsmb.cbpt.cnki.net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52/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963

邮发代码:82-718

定价:25元/期

复合影响因子:1.575

综合影响因子:1.226

领域
医学
大类
医卫科学
小类
神经病学
周期
双月刊
状态
正常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官网投稿)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官网投稿)
核心类

领域:医学
大类:医卫科学-神经病学
周期: 双月刊
状态:正常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52/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963

    邮发代码:82-718

    定价:25元/期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

    邮编:100010

    电话:010-64012981转8110

    传真:010-85111151

    刊内邮箱(202305期):zgsm@263.net

    刊内邮箱(202303期):zgshenmian@163.com

    网址:https://zsmb.cbpt.cnki.net

  •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

    编辑部: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编委会

  • 复合影响因子:1.575

    综合影响因子:1.226

期刊简介Journal Introduction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4年,由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主办。既报道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内容,也包括一般神经病学方面的内容。主要栏目:论著、综述、病例报告、短篇论著等。
征稿信息Call for Papers Information

温馨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305期):

https://zsmb.cbpt.cnki.net

3、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15日出版。

2023928日星期四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关于投稿方式和收费途径的声明

202203期信息】

 

最近一段时间,有作者反映在向我刊投稿时,由于误投非我刊官方投稿系统,导致耽误稿件处理,甚至出现错误汇款的情形。在此提醒广大的作者朋友们注意:

(1)投稿途径:除特殊情况外,我刊目前仅处理从我刊官方系统所接收的来稿,不再处理通过邮寄纸质以及来自EmailQQ等途径的投稿。请作者投稿前确认我刊网址(http://www.zsmb.cbpt.cnki.net/),进行网上投稿,首次投稿的作者请先进行注册后进行投稿。

(2)关于收取版面费的途径:凡经我刊评审通过录用的稿件,将会通过我刊邮箱zgshenmian@163.com发送收取版面费的通知,收款惟一方式为通过银行转账汇款,转账汇款的开户名为:北京医院;开户银行为:工行北京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金街支行;汇款帐号:0200000709089135235。我刊不会要求作者以任何途径向个人汇款。

(3)与作者主要联系途径。我刊一般情况下不会以个人微信、手机短信等方式联系作者,而常采用我刊邮箱zgsm@263.netzgshenmian@163.com发送通知。凡收到以我刊名义发送的邮件或短信信息时,尤其是关于稿件录用通知”“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通知,或要求作者添加个人微信、手机等行为时,务必核实信息的准确性。建议您电话联系编辑部进行确认。

如作者在投稿过程中存在任何疑问,可联系编辑部。编辑部地址:100010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联系电话:010-65242081010-64012981-8110Email:zgsm@263.net(推荐)zgshenmian@163.com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投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202303期信息】

 

1.来稿应具科学性、前沿性、逻辑性和实用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通字顺。论著、综述等总字数一般建议在5000字左右(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经验类文稿、短篇及病例报告等总字数建议2000字左右。具体撰稿要求可参见我刊官网(www.zsmb.cbpt.cnki.net)的稿约。

2.来稿应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情况。使用其他医院资料者需提供该医院的投稿证明。

3.涉及基金项目(如国家或部、省级基金或属攻关项目)的稿件,请在文稿首页脚注中注明,准确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基金项目编号,并附基金证明复印件。如已获专利,请注明专利号。

4.本刊对稿件的处理权限: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在接到本刊投稿成功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意见者,表明该论文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转投他刊,请务必提前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多投。按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作者收到修改意见后请按时修改文章,如有特殊情况无法按时修回稿件,请联系编辑部申请延期修回,凡经多次催稿仍未返回或无法联系作者情况下,将做自动退稿处理。

5.凡稿件经审阅录用后,第一作者需征得全部作者同意并在《著作权授权转让书》上签名,并加盖拥有稿件著作权单位公章。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本刊编辑部所有。本刊编辑部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已刊登的论文,未经本刊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6.本刊收到投稿后,不收取审稿费。凡被刊登的稿件,将按稿件版面的多少(大型图表另酌收一定制图费)收取一定版面费,具体标准可咨询编辑部。

7.我刊目前不接收纸质、Email投稿。请作者登录本刊网站(http://www.zsmb.cbpt.cnki.net)进行网上投稿,首次投稿的作者请先进行注册后进行投稿。

8.最近一段时间,有作者反映在向我刊投稿时,由于误投非我刊官方投稿系统,导致耽误稿件处理,甚至出现错误汇款的情形。在此提醒广大的作者朋友们注意,我刊目前只接受银行转账汇款方式,我刊转账汇款的开户名为:北京医院;开户银行为:工行北京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金街支行;帐号:0200000709089135235

9.如作者在投稿过程中存在任何疑问,可联系编辑部。编辑部地址:100010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联系电话:010-65242081010-64012981-8110Email:zgsm@263.net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稿约

【官网信息】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双月刊)是全国惟一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神经病学学术性期刊,由卫计委主管,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主办,国内外发行。本刊以服务于广大医务人员特别是神经免疫学工作者、神经科临床和科研人员等为宗旨,并兼顾普及与提高。本刊属北京大学图书馆收录期刊(2017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与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刊除辟有围绕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疾病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的论著、述评、综述、进展、专论、讲座、临床病理讨论、疑难病例报告与讨论、论著摘要、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等栏目外,还将设立神经免疫医发展史及神经科专家、研究生园地、问题解答等栏目。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欢迎国内外高等医药院校、卫生科研、医疗单位积极投稿,尤其征集国家攻关项目、重点科研和各项基金资助课题的相关稿件以及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和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研究稿件。欢迎广大读、作者积极投稿。

1 来稿一般注意事项

⑴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实用性,应文题紧扣,论点明确,内容翔实,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图表规范,文字通顺、精练,标点准确。⑵ 文章篇幅不宜过长,论著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在内一般不超过5000字,论著摘要、简报、病例报告等短篇篇幅为1000~2000字。⑶ 请用office word软件撰稿,区分好外文字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注等。⑷ 请通过我刊投稿系统进行网上投稿。

2 论著顺序与具体要求

2.1  论著顺序

⑴ 中文题名;⑵ 作者姓名;⑶ 工作单位及所在省、市与邮政编码;⑷ 中文摘要;⑸ 关键词;⑹ 中图分类号;⑺ 文献标识码;⑻ 文章编码;⑼ 英文题名;⑽ 作者署名汉语拼音;⑾ 英文工作单位;⑿ 英文摘要;⒀ 英文关键词;⒁ 正文;⒂ 参考文献。

另外,文章首页左下角标记收稿及其修订日期(编辑部填写)、基金项目、作者简介。

2.2 具体要求

2.2.1  中文题名:力求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中心词语需与选定的关键词相一致,一般应在20个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与缩略语同时列出。

2.2.2  中文作者姓名:可列出文章所有作者署名,姓名之间用空格隔开。如为多工作单位作者,则需在其姓名右上角依次标出工作单位序号。文稿作者请在投稿之前确定,一旦投稿,原则上不做调整。

2.2.3  工作单位及所在省、市与邮政编码:应标明作者工作单位及科室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二者用逗号隔开,首尾加括号。如为多工作单位作者应按1.2.3.……标明工作单位及科室全称。

2.2.4  中文摘要:论著应按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写成300字左右的结构式摘要。以摘要:为标识。综述及述评可写非结构式摘要,篇幅100~200字即可。

2.2.5  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印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选取,其中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也可作为关键词使用。一般每篇论文选取25个关键词。关键词后标注冒号,各关键词间用分号隔开。无摘要的文章,关键词排印在正文前。

2.2.6  中图分类号;应按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标注,如文章涉及多学科,在主分类号后可标注13个相关学科的分类号。中图分类号后标注冒号,各分类号之间用分号隔开。

2.2.7  文献标识码: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共设置以下几种: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

C:业务指导性文章(述评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如论文摘要、研究简报、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技术和方法等)。

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会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A

2.2.8  文章编号:为便于期刊文章的检索、查询、全文信息索取和远程传送以及著作权管理,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编号。该编号在全世界范围内是该篇文章的惟一标识。

文章编号由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出版年、期次号及文章的篇首页码和页数等5段共20位数字组成。此项内容可由编辑部填写。

2.2.9  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与中文题目含义应一致。

2.2.10  作者署名汉语拼音:依据GB/T 16159,参照ISO 690,并经国家语委认可,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姓与名均不缩写。如:张英—ZHANG  Ying,王玺链—WANG Xilian,  欧阳小康—OUYANG Xiaokang

国外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多工作单位作者标注方法、要求与中文相同。

2.2.11  英文工作单位:标注方法及要求与中文一致。还应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首尾加括号。

2.2.12  英文摘要:要求较中文摘要详细,基本反映全文内容,篇幅可≧2/3页。应按ObjectiveMethodsResults Conclusions分为4部分。以“ABSTRACT为标识。

2.2.13  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应,各关键词间用分号隔开,以“Key words为标识。不宜用缩略语。

2.2.14  正文

(1) 内容:一般应分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

(2) 层次与标题:① 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同一层次标题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语气一致。② 层次序号和排列格式按GB7713规定:一级标题序号用123……;二级标题序号用1.11.21.3……;三级序号用1.1.11.1.21.1.3……。一般最多为4级。各层次序号均左顶格打字,后空一字距再接标题。段落内接排序号可用(1)、1)等。

(3) 图表:与正文或者图与表之间应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图表应有序号、表(图)题,必要时添加标注、图注。表格采用三线格式;图片应清晰,层次分明。

(4) 数据:文中所有数据应准确无误,并经准确的统计学处理。量和单位的标注应严格按照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执行。

(5) 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9年公布的和1992年公布的第二批医学名词为准。

(6) 缩略语:可采用缩略语,但首次出现必须分别标注全称。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一般情况下,字数少于4个字(包括4个字)或者全文出现频率小于3次者,不建议使用缩略语。另外,不要缩略语和全称混杂使用。

2.2.15  文后参考文献

⑴ 应为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于文尾,文内引出处以方角码标注。一般论著限10条以内,综述限20条以内。每条文献要求列出3名作者(3名以下可全部列出)。应以近5年文献为主。

⑵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 690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⑶ 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识

专著M

论文集C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⑷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版次(第1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许贤豪. 神经免疫学[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8-228.

[2] Stach W. In: Singer MV, Goebeell H. Nerves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M]. Lancaster: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9.29-45.

[3] 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 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吕雪莹,张凤蕴,王丽群,等.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病理研究[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

杂志,200071):49-51.

[6] John HN, Claudia L,Moses R, et al. Multiple sclerosis[J]. N Engl J Med, 2000,319(28):938-952.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 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 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

大会论文集[C].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4)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 1993-12-2510.

5)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6)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2.2.16 基金项目:⑴ 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属于文章题名注释的一种,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⑵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⑶ 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5-20-74

要求在文章首页左下角注明,并交编辑部一份基金证明复印件。

2.2.17  作者单位:⑴ 对文章的作者按排列顺序列出各自单位信息(包括邮编、科室信息等);(2)对于多名作者的文章,请注明通讯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及Email)。

3  摘要、病例报告等短篇文稿要求

应具备关键词(中文)、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正文、参考文献(摘要、

病例报告只限近期文献5条以内)、基金项目、作者简介等。其具体要求参照论著有关条目。

4  综述、述评等文稿要求

应具备摘要(中文)、关键词(中文)、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正文、参

考文献(综述限近期文献20条以内,述评不列参考文献)、基金项目、作者简介等。其具体要求参照论著有关条目。

来稿凡不符合要求者一律退修或退回。

5  其他

⑴ 此刊已加入ChinaInfo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并且所有稿件将纳入因特网传送交流,同时也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超星等。此刊所付稿酬包括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或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不再另付。凡不同意将自己稿件纳入以上所述系统进行交流者,请来稿时声明,此刊将做适当处理。

⑵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作者自投稿或收到回执3个月内若未被退稿,表明稿件仍在审理中。欲投其他刊物者请事先联系。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此刊侧重于文字修改与内容删节,必要时当与作者联系。请自留底稿,切忌一稿两投。

(3)作者联系地址或联系方式有变化时,请及时通知(电话、E-mail或书信)我们,以便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4) 稿件确定刊登后请按通知数额交纳版面费(每版面600~800元),可用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支付,文中大型表格或彩色制图,酌收制图费。来稿刊出后酌付稿酬,并赠送杂志2本。

(5)编辑部地址: 北京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110房间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邮编100010

联系电话:010-65242081,010-64012981-8110E-mailzgsm@263.netzgshenmian@163.com

投稿网址:http://zsmb.cbpt.cnki.net/



相关期刊Related journals
期刊名称 大类 小类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精准临床医学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急危重症医学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中华疼痛学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实用休克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润色示例Polishing Example
北大核心 基础研究 北大核心 基础研究
北大核心 医学教学 北大核心 医学教学
北核 CSCD 述评,论著,研究,基础,临床,护理,教学 北核 CSCD 述评,论著,研究,基础,临床,护理,教学
常见问题common problem
常见问题 2024-03-15
常见问题 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