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QQ咨询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13903113595 (同微信)
TOP
首页>医学期刊>神经药理学报(原: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Email投稿;官网投稿)
神经药理学报(原: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Email投稿;官网投稿) 省级普刊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 超星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咨询过编辑部不收版面费

主管部门: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北北方学院、中国药理学会

编辑部:神经药理学报编辑部

主编:张丹参

主任:李蓟龙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钻石南路11号

邮编:075000

电话:0313-4029566;4029195

微信公众号:神经药理学报

刊内邮箱(202005期):neuropharm2011@126.com

网址:http://actanp.hebein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13-140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1396

邮发代码:16开

定价:20元/期

复合影响因子:0.350

综合影响因子:0.300

领域
医学
大类
医卫科学
小类
神经病学
周期
双月刊
状态
正常
神经药理学报(原: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Email投稿;官网投稿)
神经药理学报(原: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Email投稿;官网投稿)
省级普刊

领域:医学
大类:医卫科学-神经病学
周期: 双月刊
状态:正常
  • 国内统一刊号:CN13-1404/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1396

    邮发代码:16开

    定价:20元/期

  •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钻石南路11号

    邮编:075000

    电话:0313-4029566;4029195

    微信公众号:神经药理学报

    刊内邮箱(202005期):neuropharm2011@126.com

    网址:http://actanp.hebeinu.edu.cn/

  • 主管部门: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北北方学院、中国药理学会

    编辑部:神经药理学报编辑部

    主编:张丹参

    主任:李蓟龙

  • 复合影响因子:0.350

    综合影响因子:0.300

期刊简介Journal Introduction
《神经药理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由河北北方学院、中国药理学会主办,是国内唯一介绍神经药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以促进神经药理学基础研究为宗旨,主要报道神经药理学及相关领域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性科研成果,特别欢迎化学成分明确的新药研究论文。内容涉及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等领域,报道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相关的中药有效成分、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分子生物学、药剂学及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著,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特点,及时、快速反映神经药理学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主要栏目:研究论文、实验方法学、专题论著、综述等。 
征稿信息Call for Papers Information

温馨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或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actanp.com(无法访问)

http://actanp.hebeinu.edu.cn/

3、刊内邮箱:neuropharm2011@126.com

4、刊内电话:0313-40295664029195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26日出版。

6、本刊目前不收审稿费、版面费。

7、官网微信公众号:神经药理学报

8、该刊上网时间大致滞后5期(10个月左右)。2021年8月中旬时,2021年的刊期还没有上网;2022年6月28日时,知网维普超星等上网至2021年第4期(双月刊,每年六期)。投稿请注意!

20226月28日星期二

                            

 

《神经药理学报》投稿须知

202001信息)

 

《神经药理学报》(Acta Neuropharmacologica)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河北北方学院与中国药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医药类学术性期刊,2011 年创刊。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杜冠华教授任顾问委员会主席,前任理事长张均田教授任名誉主编,由 5位两院院士及神经药理学界知名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神经药理学报》大 16 开, 64 页,双月刊,双月 26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1396;国内统一刊号: CN 13-1404/R。

《神经药理学报》是国内唯一介绍神经药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以促进神经药理学基础研究为宗旨,主要报道神经药理学及相关领域的原始性、创新性科研成果,特别欢迎化学成分明确的新药研究论文。辟有研究论文、实验方法学、研究简报、专题论著、综述、名家论坛、学术动态等专栏,内容以神经药理学为重点研究领域,涉及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等与神经系统研究相关领域,报道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相关的中药有效成分、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分子生物学、药剂学及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著,以及临床神经精神相关领域的研究论著等,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特点,及时、快速反映神经药理学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

1  投稿要求

1) 来稿应附有单位主管学术部门的介绍信并保证:①未“一稿多投”并遵循本刊《投稿须知》之要求;②署名无争议;③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④无泄密内容;⑤不违反伦理道德之要求;⑥文责自负。

2) 下列文章将优先发表:①受到省部级以上资金资助项目的文章;②属于攻关或重点项目的文章;③有重要指导性意义,发表后具有广泛引用价值的文章;④两院院士或博士、硕士生导师的文章;⑤创新性实验方法及新技术研究的文章;⑥国际合作项目的文章;⑦有重大发现,发表后准备申报成果、报奖的文章;⑧由本刊两位以上编委推荐,并明确有“创新”的文章;⑨本刊编委及审稿专家本人高质量的文章;⑩初审认为特别优秀的稿件。

3) 本刊编委会成员和审稿专家推荐的稿件、符合优先发表的稿件, 不收取稿件处理费和版面费。 其他稿件确定刊登后,按规定收取编审费。

2  稿件内容

刊登的稿件包括研究论文、实验方法学、研究简报、专题论著、综述、名家论坛、学术动态等专栏。

专家论坛与综述 专家论坛为特约稿件,仅刊登两院院士及在药理学界知名专家教授的回顾性及前瞻性文章。综述为专题类文章,一般只接受具有正高级职称、研究生导师或博士、博士生(须有研究生导师指导)的文章,内容是对当前神经药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强调要有国内的文献资料,特别是作者的创新文献。这两个栏目要求内容充实,原则上正文字数至少在10 000 字以上,参考文献篇数至少在 50 篇以上,其中近五年的参考文献原则上至少占三分之一以上。

 研究论文 报道神经药理学及相关领域具有原始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全文字数(包括图、表,不包括参考文献),不限字数,参考文献不超过30 篇。

研究简报和实验方法学 报道神经药理学及相关领域具有原始性、创新性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实验方法。全文字数(包括图、表,不包括参考文献),研究简报、实验方法学字数 6 000 左右,参考文献不超过 20 篇。

专题论著 为专题类文章,内容是对当前神经药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就某一专题热点进行前瞻性论述,字数在 6 000 左右,参考文献不超过 20 篇。学术动态 报道神经药理学及相关领域发展动向、著名学者的报告。

3  稿件受理

1) 作者将稿件电子版储存为 Word 文档(*. DOC),直接发送至编辑部 E-mail 邮箱: neuropharm2011@126.com)。同时提供通讯联系人的工作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 / 传真、E-mail 地址。

2) 单位介绍信及基金项目等相关证明材料(可扫描和电子版同时发送)。如有图,请同时附件邮寄可编辑图表。

3) 编辑部收到电子版稿件后将在 1 周后内(初审合格后)通知作者稿件编号。来稿及修回稿均需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

4) 符合优先发表的稿件及特约稿件,可快通道评审,审稿、修稿时间不超过 1 个月,争取在收稿后 3 个月内刊登。普通稿件,经审核符合刊登条件的稿件,争取在收稿后 6 个月内刊登。

4  稿件审理

来稿须符合本刊体例的要求,应具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立题新颖,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论点明确,资料详实,论据严谨,文字精炼,重点突出,格式规范,层次清楚;科研设计合理,实验观察客观,数据真实准确,统计分析方法正确。

初审 经编辑部进行格式初审(一般 1 周内)合格后,编辑部将稿件编号并通知作者。

送审 初审合格后,即送审稿专家审稿(一般2 个月内)后,编辑部将审稿专家意见通知作者。

修稿 经专家审稿后,编辑部将审稿专家意见通知作者。作者应及时按编辑部要求修改,将修改稿、修稿通知及修改说明一起通过 E-mail 发回编辑部,以便加快复审。退修时间超过 30 天,按新稿处理;修改稿在 3 个月内不寄回编辑部者,作自行退稿处理。作者欲改投它刊,请先与编辑部联系。

定稿 修回稿如无必要再次审修且差错率 <5‰(包括标点符号),经本刊编校后,将安排在收回稿件最近一期内刊出,并发出正式录用通知。编辑部对修回稿有删改权,涉及内容重大修改时将征得作者同意。

校样 文章发表前,作者将收到校样、版面费通知及版权转让协议书。请作者仔细校对,并将修改意见直接标在校样上。作者在收到校样后3 天内将修改后校样 E-mail 发回编辑部,同时将版权转让协议书寄回编辑部。

5  稿件准备

 稿件(包括题名、作者及单位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图、表格等)以1.5 倍行距、宋体(英文字体用 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并标注页码以利于编辑和修改。

题目 文章题目要醒目,应力求以简明、具体、确切的词语,概括论文的要旨,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 30 个字,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 10个实词,第 1 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题名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不常见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尽量不用副标题。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作者 作者署名居题目下方,作者姓名间用全角“,”隔开,应注明通讯作者(用“*”标出)及联系方式(电话、传真和 E-mail,写在首页脚注,通讯作者负责与编辑部的联络);英文摘要作者的中国人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在前(全部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符);如有外籍作者,则用其本国语名,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作者署名不宜过多(专家论坛只限专家本人署名;综述署名仅限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署名;研究论文署名一般不超过 5 人;其余文章署名不宜超过 3 人)。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需要确定一名能对该论文全面负责的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用“*”号标在姓名右上角,同时标注在脚注里。作者姓名及排序投稿时确定后,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有相关证明的复印件。

作者单位 作者的中、英文单位名称均应写全称(按正式名称书写),所在城市名,国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写在姓名下方;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数字上标,与其工作单位前相对应,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分隔。

中国图书分类号 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最新版标出。

文献标志码及 DOI 由编辑部完成。放在论文首行,摘要之前。

摘要 所有论文均提供中、英文摘要,为一段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明性。综述及名家论坛、专题论著为指示性摘要;其他论文应附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Objective),方 法(Methods),结 果(Results),结 论(Conclusion),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的重要数据资料等。

 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500 字;英文摘要尽可能详尽,字数不限,并与中文摘要相对应。摘要将由编辑部提供给有关文摘检索刊物编辑部,不另付稿酬。

 关键词 列出3~8 个中、英文关键词,分别置于中、英文摘要后,中英文关键词应相互对应;英文关键词全部用小写。关键词之间用全角分号隔开,结束处不用标点符号。如有必要英文关键词后圆括号内可给出关键词缩写。应尽可能用《 Index Medicus》、《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SH)》及《中医中药主题词表》最新版的主题词。

脚注 在首页左栏底部,上方用 10 字间距的横线隔开。脚注第一行放收稿、修回稿日期(由编辑部负责);第二行放对标题的注释(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及编号);第三行为第一作者和署名中最具权威的作者或通讯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出生年份,职称,学位 / 研究生,是否研究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电话 /传真, E-mail)。一般不超过 40 个字。

正文 正文各部分都应简洁明了。标题层次应分明,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尽量减少层次;文中节段层次序号分别用“1”,“1.1”,“1.1.1”,一般以三级为宜,均左顶格写,末位数字不加标点符号,后空 1个字距接排标题。文内接排序号用圆圈码,如①,②,③……表示。使用英文缩略语,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先注明中文全称,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及缩略语。

1) 引言 一般不超过 500 字。应简明扼要地阐明研究的目的、意义,概述本研究选题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背景,已经解决的问题、尚未解决的问题。明确指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拟解决的问题,并附上必要的、最有代表性、最新文献。

2) 材料 应详实、具体。应说明主要实验材料(动物、植物、药品、试剂、仪器)等的来源、品种或规格(包括病理号、药品批号、仪器型号、所用动物的清洁度、种系、性别、体重等);研究对象(动植物、微生物)应注明拉丁学名;生药提取物应有详细的质量标准。实验动物应标明等级和合格证号,体重用“均值 ± 标准差(体重范围)”表示。试剂与药品应写明中文名称(英文全称,英文缩写);英文药名尽量与国际通用名称一致,用国际非专 利 药 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INN)。不用商品名。

3) 方法 凡有文献记载的,一般引用文献,可以简述,但要准确说明药物和化学品的使用方法、剂量及给药途径;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突出改进之处,创新的方法应详述,并对其限度加以评价,便于他人重复实验。理论计算中采用的计算程序、软件版本及来源应予以注明。

统计学方法 给出应用的统计学方法如参数检验法(t 检验、 u 检验、 F 检验等)、非参数检验(拟合优度检验、成对资料的符号检验、秩和检验等)、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等。

4) 结果 简洁明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要真实、准确地表达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表达形式可用文字、图和表,但三者内容不能重复。不要引证他人资料,不展开论证。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同组数据以均值 ± 标准差(-x± s)表示,样本数用 n表示。概率用 *P<0.05, ** P<0.01, *** P<0.001 三级表示。

图表 图表应少而精,设计合理,具自明性,一律用英文表达。图表分单栏(8 cm 宽)和双栏(16 cm 宽)放置,最大长度不能超过 24 cm。引自其他书刊的图或表,应详注出处。①图应有图序、图题(置于图下)及图注(在图题下),图中坐标的量和单位符号标于坐标轴外侧。照片必须反差鲜明,清晰易辨,尽量用黑白照片,注明图序、图题及方向,在正文插图处标注图位。形态学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显微照片内应画长度标尺,必要时以箭头标明上下方位。②表格用三线表,应有表序、表题及表注,栏目项不应有空缺。表内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表题在表的上方,表注(依次用 a, b, c 等表示,写在右上角)在表的下面。

 数字 凡是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且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单位符号前的数字最好在0.1~1 000,应注意有效数字,一般以标准差(s)的 1/3 来定有效位数。小数点前或后超过 4 位数时,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 3 位空 1/4 格,不用“,”隔开。

有效数字 测量数据不能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有效位数以后的数字修约: <5 则舍, >5 则进; =5 如后有数则进, 5 后为零则奇进偶退。数字修约只可一次完成。

计量单位及缩写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如:μm, kg, mg, IU,♂,♀, mol· L-1,等;例 如: 1 秒(1 s),2 分钟(2 min), 3 小时(3 h), 4 天(4 d),第 4 天(d 4)。范围之间用“~”,如百分数范围 20%~30%。如果不是常用缩略词,应在首次出现时给出定义,如:静脉注射 iv,肌肉注射 im,腹腔注射 ip,皮下注射 sc,脑室内注射icv,动脉注射 ia,口服 po,灌胃 ig,相对标准偏差 RSD。在一个组合剂量单位代号内,不得中英文单位混排。

5) 讨论 一般不超过 800 字,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重点叙述本研究的新发现、对结果的分析及本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或解决的问题,应交代本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及实验条件对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不重复引言及结果中已叙述的内容,避免不成熟的论断。引文限于有助于阐明研究成果的含意和限度,与创新点的最新对比文献,进一步研究的启示,并将观察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联系,勿作文献综述。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练,应避免交待不成熟的论点和不足以为自己的资料所支持的结论。如果不能导出应有的结论,可在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6) 致谢:作者对文章作出过贡献的组织或个人予以感谢,可放在文章最后。

 参考文献 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需列出所有作者名单)、近1~5 年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主要原始文献为限,待发表和未公开发表的请勿使用。

1) 文献编码 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以右上标形式放置,如[ 1, 2],[ 3-5],参考文献列著录按文章中引用的顺序依次排列,每条著录项目应齐全。文末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编码列出。如果是联机的电子版文献,则还应附上[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2) 文献类型标识 由[文献类型标识 / 载体类型标识]组成。①常见标识:期刊[ J],专著[ M],学位论文[ D],论文集[ C],报纸[ N],标准[ S],报告[ R],专利[ P];②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 CP],电子公告[ EB];③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 磁带[ MT],磁盘[ DK],光盘[ CD],联机网络[ OL];④其他未注明的文献:采用[ Z]。如:联机网上数据库[ DB/OL],光盘图书[ M/CD],[网上期刊 J/OL]。

3)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举例:

【期刊】

序号 作者 . 文题[ J]. 刊名,年,卷(期):起 - 止页

【专著】

序号 作者.文题[ M]//编者.书名.卷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 - 止页

4) 引用的参考文献中“作者署名数量”要求:列出参考文献所有作者名单。

6  注意事项

1) 来稿一经发表,按规定发放稿酬(含光盘版、网络版作者著作权检索使用报酬),并免费赠送当期期刊2 册(如果作者有其他需要,请预先与编辑部联系)。

2) 本刊已加入国内外著名数据库,稿件一经录用,将同时被数据库收录,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本刊发表的论文受版权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任意转载和摘编。

3) 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视为自动接受《神经药理学报》投稿须知中的约定。

7  鸣谢 

本刊每年最后一期对审稿人鸣谢,并酌致审稿费。

本刊编委会每年评选并表彰一批优秀论文及审稿专家。

8  联系方式

1) 通信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钻石南路 11 号《神经药理学报》编辑部

2) 邮政编码: 075000

3) 联系电话 / 传真: 0313-4029566, 0313-4029195

手机: 18931316872, 18903139966

4) E-mail: neuropharm2011@126.com

5) 编辑部网址: actanp.hebeinu.edu.cn,www.actanp.com


相关期刊Related journals
期刊名称 大类 小类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精准临床医学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急危重症医学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中华疼痛学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实用休克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医卫科学 临床医学
润色示例Polishing Example
北大核心 基础研究 北大核心 基础研究
北大核心 医学教学 北大核心 医学教学
北核 CSCD 述评,论著,研究,基础,临床,护理,教学 北核 CSCD 述评,论著,研究,基础,临床,护理,教学
常见问题common problem
常见问题 2024-03-15
常见问题 2024-03-15